【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东南佛国-河北省福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东南佛国-河北省福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寺院
【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
2024-10-18点击量:131

来源于:微服私行公众号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

 

至武林(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灵隐寺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

 

唐大历六年(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

 

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

 

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

 

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目前,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

 

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所构成,殿宇恢宏,建构有序。

 

大雄宝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樟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为国内所罕见。

 

灵隐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咏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

 

灵隐寺有幅对联已经挂了1700年,对联是:人生哪能多得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句对联蕴含了中国文化,也饱含佛教哲理。

 

其实看看灵隐寺的一路传承,有兴盛时期,也有衰落过程,也有风霜雨雪,就好像每个人一样,也很难事事得意。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飞来峰山高168米整。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

 

石刻有西方三圣像(五代)、卢舍那佛会浮雕(北宋)、布袋和尚(南宋)、金刚手菩萨、多闻天王、男相观音(均为元代),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尤其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18058222521

【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东南佛国-河北省福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东南佛国-河北省福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东南佛国-河北省福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灵隐寺|东晋古刹领悟万事只求半称心-东南佛国-河北省福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