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乐山文旅公众号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
让游戏中
大量高度还原的中式古建
惊艳出圈~
这次!跟随“悟空”的脚步
来到峨眉山
穿梭于千年古迹之间
一同领略充满东方韵味的中式美学
报国寺|圣积晚钟
报国寺作为入山第一大寺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
距今已有四百余年
康熙皇帝取佛经“四恩四报”中
“报国主恩”之意
御题“报国寺”匾额
寺庙依山取势 气势雄伟
寺周楠树蔽空,红墙围绕
伟殿崇宏,金碧生辉
香烟袅袅,磬声频传
人文与自然
在此相得益彰、和谐共生
到了报国寺
千万别忘了去看看
峨眉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
此钟源自峨眉城南圣积寺
因寺得名“圣寺铜钟”或“圣寺晚钟”
高达2.6米,腹径2.2米
重达25000斤,唇厚20厘米
被誉为“巴蜀钟王”
钟趺十二,状如莲瓣
每瓣之上分别刻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象征着时空的周而复始
故称“莲花钟”或“八卦钟”
晚钟怒撞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令凡情蔽塞极,也应入耳觉心清。
清人谭钟岳的诗咏
道出了“圣寺晚钟”的景观绝妙
深山古寺,圣积之名
禅林钟声,耳觉清心
洪椿坪|千佛莲灯
云雾缭绕,古木葱茏的洪椿坪
因一株千年洪椿古树而得名
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刹
原名千佛庵
现有正殿三重,房屋百间
寺内楹联众多
其中包括,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
康熙皇帝御赐“忘尘虑”匾额、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联
乾隆十年(1745)
乾隆皇帝题赠
“洗钵泉和暖,焚香晓更清”联
至今仍存
第一重大殿的门楣两侧
为清末四川什邡名士
冯庆樾撰 全山最长的“双百字联”
行云流水地描绘了
峨眉山景与高僧大德
文词清丽,字中有景,景中有字
自然与历史 交融相织
寺内藏经楼上
还藏有“国宝级文物”
九龙绕柱的“七方千佛莲灯”
由檀木雕刻而成,七方翘角
共刻有百余尊佛和云龙怪兽图案
红灯照映
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
万年寺|无梁砖殿
说到峨眉山古刹名迹
就不能不提万年寺
万年寺距今至少有1600岁
晋时名普贤寺,唐改为白水寺
宋为白水普贤寺
明万历年间又改名圣寿万年寺
岁月变迁
让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梁柱
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莫过那气宇轩昂的无梁砖殿
无梁砖殿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是万历皇帝为母祝寿所建
全殿无一木一柱一瓦
完全以砖块砌成
高达17.12米,面阔15.79米
进深16.06米
其构造之奇巧,令人叹为观止
上呈半圆形中空穹窿顶
下为方形底座,形似蒙古包
寓意“天圆地方”
四百年来
无梁砖殿以其精巧的设计和坚固的结构
经历了5级以上的地震18次
仍完好无损
是峨眉山古建中当之无愧的明珠
漫步于这些古刹之中
仿佛一朝穿越千年时光
历史的脉络在脚下悄然铺展
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当然,这只是
峨眉山璀璨文明的一部分缩影
如果你愿意
欢迎你亲自来探寻它的神秘